查看原文
其他

【今日头条】宁夏2015年度50户“最美家庭”揭晓亮相!中卫市有7个家庭(附名单、照片和事迹)

2015-09-03 居家中卫


宁夏“最美家庭”代表。

  9月1日晚上,宁夏2015年度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揭晓暨“弘扬家庭美德 树立良好家风”主题文化活动在银川市光明广场举行,活动现场对当选的50户自治区“最美家庭”代表进行了授牌。

  今年3月起,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妇联等单位以“弘扬家庭美德 树立良好家风”为主题,在全区深入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活动通过“晒、议、讲、展、秀”五个环节,找身边人、讲自家事、议家常理,使广大妇女和家庭自觉寻找“最美”、学习“最美”、争当“最美”。全区共有1万多个家庭、6.5万多名群众参与“寻找”活动,层层推选出“最美家庭”8500多户,最终推出全国“最美家庭”2户,宁夏“最美家庭”50户。


合唱《人间第一情》


少儿朗诵《中华美德育你我》


藏族舞蹈《仓央嘉措情歌》

宁夏2015年“最美家庭”名单

 

民族团结“最美家庭”


   马凤花 西夏区朔方小区

  买春霞 灵武市东塔镇鹏程雅园

  温玉波 大武口区青山街道蓝山社区

  吴桂香 平罗县宝丰镇镇关村

  金红英 利通区胜利镇石沟驿家属楼

  王燕华 红寺堡区太阳山镇巴庄村

  朱彩霞 原州区中河乡庙湾村

  邓金义 中宁县新堡镇刘营村

  吴汉东 海原县高崖乡高崖村

  王 峰 贺兰县金贵镇红星村


  绿色节俭“最美家庭”


  张晓玲 兴庆区阳光丽景小区

  马文霞 兴庆区通贵乡通贵村

  李 聆 惠农区北街街道渡口社区

  曲官福 大武口区青山街道永乐社区

  王风林 利通区古城镇黎明小区

  张文娱 利通区胜利小区

  刘月琴 原州区民政局家属楼

  杨治刚 彭阳县白阳镇玉洼村

  王泽功 中宁县石空镇新桥村

  韩武珍 沙坡头区东园镇韩闸村


  夫妻恩爱“最美家庭”


   董学和 永宁县杨和街道办胜利社区

  马建军 大武口区万盛花园

  叶小云 青铜峡市叶盛镇龙门村

  张丽惠 青铜峡市瞿靖镇蒋顶村

  李彦清 隆德县联财镇联财村

  杨旭军 隆德县御景鸿府

  王占学 彭阳县白阳镇郑河街居委会

  黄丽娟 宁东镇马跑泉村

  田 园 金凤区正源北街碧水蓝天小区

  魏 江 金凤区新昌西路榕安苑


   教子有方“最美家庭”


  杨桂林 兴庆区民族北街东湖苑

  高 云 金凤区阅海万家

  马瑞菊 西夏区第十八中学

  王红俊 平罗县城关镇新乐小区

  李少军 利通区金星镇罗家湖廉租房

  鲁忠义 青铜峡市小坝康乐一区

  司继祥 西吉县吉强镇万崖村

  马良芳 彭阳县古城镇海口村

  李 斌 中宁石空镇北街

  李成元 海原县郑旗乡吴湾村


  其他类型“最美家庭”


  张丽霞 兴庆区新水小区

  杨 瑞 金凤区良田镇兴源村

  伏 芳 西夏区朔方路街道朔方小区

  袁丕成 贺兰县太阳城B区

  刘志新 平罗县红崖子乡红崖子村

  周得奉 盐池县王乐井乡石山子村

  白尚琴 泾源县香水街富源巷

  魏啸吟 沙坡头区鼓楼南街百货大楼后巷

  白军林 兴庆区佑民巷

  雷铁飞 兴庆区宝湖东路武警小区


中卫市“最美家庭”事迹展播


吴汉东家庭(海原县):率先垂范,带头致富

吴汉东与杨雪梅,夫妻相亲、相爱、相敬,儿子事业有成,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吴汉东及其妻子靠自身努力和奉献实现着各自的人生价值,用爱和理解筑起了温馨的家庭港湾,是当代和谐小康家庭的优秀代表。

吴汉东,男,1963年出生,先后担任村干部长达11年之久,在全乡压砂地工作中带头压砂,率先将自家旱地压砂,为全乡压砂工作打响了第一炮,发挥了一名模范村干部的作用,最终获得县委、县政府的表彰;为打开计划生育工作局面,夫妇俩带头实施二胎结扎手术,以实际行动履行着一名村干部的职责,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情。2007年妻子杨雪梅成为全乡第一位女支书,丈夫吴汉东默默的退居二线全力以赴支持妻子的工作,经常性的帮助相邻处理婚丧嫁娶等事宜,成为妻子工作的坚强后盾,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率先垂范,带头致富,理清全村经济发展思路,带头调整产业结构,做到枸杞、西瓜套油菜、小麦、玉米等,大力发展个人及全村早瓜间作面积,做到全村经济生态效益共同发展,在她的带领下,家庭收入不断增加,全村农民人均收入不断增加。于2008年被评为海原县第三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2010年被评为全市先进村级组织主要负责人,2011年被评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被评为自治区“岗位建功”先进个人。夫妻俩相互理解,彼此尊重,互相支持,和谐经营,真正有为对方着想,同时分享对方取得的成绩,整个家庭沉浸在"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的良好氛围,这就是民族团结家庭的真实写照。


邓金义家庭(中宁县):浇筑“民族团结之花”

邓金义宣传爱国知识

  邓金义,回族,先前任中宁县新堡镇刘营清真寺阿訇,现任刘营清真寺寺管会副主任。妻子黑红,回族,中宁县新堡镇刘营村人,提起黑红、邓金义,刘营村没有人不伸大拇指的,和他们打过交道的人感触最深。她,虽是一个农村妇女,只有小学文化,但是却深明大义,孝顺婆婆,教育子女,无怨无悔的支持丈夫的工作,婆婆已85岁高龄,没有劳动能力她尽心尽力伺候,做饭洗衣操持家务自是不必说。他,虽然不是党员,但是担任刘营清真寺阿訇以来,凭着对国家和党的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和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热情以及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民族团结的热心,他用自身一点一滴的言行感动着周围的群众、影响着周围的人。他们夫妻俩,妻主内,为丈夫分忧解难,消解“内患”;丈夫全心全意,热心事业,浇筑“民族团结之花”。自做刘营清真寺阿訇以来,他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教职人员作用,弘扬优秀积极教义,团结周围党员群众,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自觉把民族团结作为自己的责任,多年来为刘营村民族团结进步贡献了自己的全部的力量,促进了民族团结工作蓬勃发展。

  加强个人修养,加大对民族政策的宣传力度。作为教职人员,他特别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遵纪守法,讲原则、讲团结、讲稳定,识大体,顾大局。他时时处处自觉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关心和团结群众,牢固树立了“三个离不开”思想。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他始终能够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反对一切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坚决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维护祖国统一。他不仅时时加强自身理论素养,他还专心于本职工作,把民族政策宣传纳入对信教群众的教育中,坚持不懈地开展民族政策的学习,使周围群众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中,他夫妻俩积极配合镇上做好群众民族团结月宣传活动,利用宣传标语、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广泛地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使群众在自觉与不自觉中受到了民族团结教育,为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镇上组织相关农牧、林果方面的技术人员到刘营村进行科技培训,他们夫妻俩积极配合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到清真寺观教堂书屋来学习、阅读,使回族群众在这里不但了解了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法规政策,而且学习了各种农业生产新技术。不仅如此他俩还经常组织村上的妇女来寺里开展道德教育方面的讲座,使全村婆媳关系得到了改善。

清真寺拥军活动

  维护回汉群众团结,做好民族团结的纽带、联系人。帮助群众,化解矛盾,他夫妻俩是维护回汉团结的传话筒。注重倾听民族同胞的意见和要求,为他们反映问题,解决问题,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努力为民族同胞办实事、办好事,做好民族团结的工作。今年,根据县城规划,要征用刘营村群众的部分土地,部分群众不愿意,说农民就以种田为生,地被占了,何以为生?征地工作做不下去,镇上把做群众思想工作的任务压到了村上,村干部一筹莫展,这时,邓金义、黑红自己找上门来,说要帮着做工作,村上的干部将信将疑,几天后,群众被说服了,镇上圆满完成了征地拆迁任务。后来有村干部问他俩怎么说服群众的,他们说没什么办法,就是诚心,一遍又一边上门劝说。为了改变刘营村生产路坑坑洼洼、下雨天积水的问题,他多次在村民代表会议上反映问题,只要能修好路,哪怕自己多捐一些钱也愿意。在他们俩和村干部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今年上半年修好了村里的公路,方便了群众出行与生产生活。2013年人畜饮水工程修到了刘营村,因为部分群众不愿意,影响了全村的工程进度,村干部又想起了邓金义、黑红,最后还是他们俩去群众家里了解情况,原来是有群众听说其他村安装水管的人干活不精细,怕把自家的新装修好的房子弄坏,才不愿意的,邓金义一再保证,在装水管时他会在旁边监工,群众才同意安装。多年来,刘营村回汉群众之间从未发生过纠纷,也没有发生过影响民族团结的事情,回汉群众友好相处,团结和睦,亲如一家。

  送温暖促团结,曲曲民族团结的赞歌暖人心。邓金义、黑红他们还很乐善好施、乐于助人,邻居有事他们总是热心帮助,宰生、帮助困难群众等等小事数不胜数。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这样的回族节日,他们总是邀请周围的汉民邻居和他们一起过节,邀请他们品尝他们民族的传统美食,了解他们的民族文化。不仅如此,他们还自掏腰包去关心帮助孤寡老人,为他们送去大米、面粉、清油等生活用品,关心他们的晚年生活。


王泽功家庭(中宁县):勤劳简朴的一家人

我出生在一个最最平凡普通的非官非富的农民之家,简单快乐的五口之家,爷爷、父母亲和我们兄妹。此刻,八十多岁的爷爷(王成林)也许还在乐呵呵的翻地种菜;父亲(王泽功)也许正替有急事的同事顶班;而母亲(唐云红)更加是个闲不住的人,麻利的使家里干净整洁后,又出去做些事补贴家用,摘枸杞、上山种树、帮人除草等等。这,是我的家和我的家人最日常的生活。爷爷、父亲和母亲靠着自己的双手和双手上厚厚的老茧操持着我们这个家,努力为我们兄妹托起了一片蓝天。我的家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这些年来,母亲勤俭节约、与父亲相濡以沫、孝顺老人、呕心沥血教儿育女,这些足以让我们为之自豪与骄傲。

  一、孝顺老人

  百善孝为先,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家,父母把这个优良传统发扬光大。爷爷这么多年一直住在我家主要由父母照料,如今他已85岁高龄,依然腰板笔直,健康开心,精神爽朗。父亲的孝在邻里中是出了名的,他对爷爷及长辈的尊敬和孝顺让我看到孝文化在平凡人中的传承。母亲也是如此,在生活上对爷爷悉心照料,另外在精神上母亲对爷爷尊敬如亲父,与爷爷非常愉快的相处,从无冲突,爷爷也常常在外夸赞母亲,并尽力帮助母亲承担很多活计,浇地除草,爷爷不辞辛苦也是经常在做。母亲对爷爷的孝心都被邻里、父亲和我们看在眼里,作为子女的我们,在孝敬老人的美德上,他们是我们最好的榜样。因为母亲善良勤劳又心灵手巧,与邻里的关系都非常亲密,他们常常互相帮忙,宛若一家人。

  二、互敬互爱,相濡以沫

  我的父母结婚三十多年,他们经历了很多,他们互相陪伴走过许多年困苦的日子,也终于迎来了现在相对安定幸福的生活。我小时候,父亲常常在外打工赚钱,母亲一人操持家务,照顾爷爷和我们兄妹,母亲对父亲从未有怨言,父亲也知道母亲辛苦,常常买些衣服鞋子回来送她,他们的这种感情也许就是现在人所说的“爱情”吧。而这十多年来,我和妹妹相继离家求学,后又结婚但都住在外地,离家甚远,家中只剩父母与爷爷,他们互相作伴。虽少不了吵嘴磕绊,但母亲照顾爷爷和父亲也是无微不至,而父亲在外做事或者亲戚邻居需要帮助的时候,母亲也常常大力支持,从不拖后腿,所以父亲在外做事得心应手有一大半皆是母亲的功劳。

  三、教子有方

  说到教儿育女,教子有方,村里的人都会提起王泽功与唐云红一家。他们在姑姑的影响下,知道孩子的教育至关重要,那时候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管付出多少,砸锅卖铁也要让我的孩子上大学。他们从小对我和妹妹要求非常严格,很小时候,我们回家第一件事必须是完成作业,不可以玩,不可以看动画片。在我的印象中,母亲常常一边忙碌的洗衣做饭,一边监督我和妹妹学习,她每日都会认真检查辅导我们的作业,并陪我们阅读写字……我们取得好成绩是他们最最开心的事情。父母对我们的严格终于也换来了一些可喜的成果,我和妹妹相继考上大学,妹妹还读了研究生,毕业后,现在我是一名人民教师,妹妹也在中科院武汉力学研究所工作。工作后才知道赚钱的不易,我们上大学花掉父母很大一笔钱,可是父母从来没有在我们面前表露出因为钱而影响我们学习的为难,但是我们都从他们的鬓角的白发和手上的老茧看到了他们的不容易和辛劳,在这感谢我的父母,感谢他们给了我们现在这么美好的生活。

  四、勤俭节约,崇尚环保

  我的母亲非常勤劳简朴,她以身作则影响着家里每个家庭成员。我们的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家里面的每样东西能修复利用的,从来不轻易地丢弃,尽量使其再发挥作用,家里的许多蔬菜水果都是母亲亲手种植,施肥浇水除草,悉心照料,一是节省生活费用,二是绿色健康。还有很多其它小事,如:全家人的洗衣水总是用盆接起来拖地或冲刷厕所;家中剩饭剩菜给鸡当饲料,瓜皮果壳、家禽粪便等可降解的都拿来当种菜的肥料;平时做到人走灯灭,关紧水龙头,注意节约每一度电和每一滴水。

  腰缠万贯不一定幸福,位高权重也不一定幸福,父母用勤劳简朴的生活态度、用夫妻的相敬如宾,用尊老的一颗孝心,用育人的言传身教演绎了我们这个小家庭最温馨的幸福,诠释了平凡的伟大,朴实的珍贵,幸福的最真实内涵。我的家庭最平凡最美丽最幸福。


韩武珍家庭(沙坡头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

  这是一个温馨家庭,这是一个诚实守信的幸福家庭,这是一个传递正能量的模范家庭,他们的故事在邻里间口口相传,成为村民推崇学习的楷模……

  家庭主要事迹:韩武珍,男,沙坡头区东园镇韩闸村人,中共党员,中卫市党校农业经济管理大专学历。近年来,韩武珍先后到安徽小岗村、四川大学商学院、山东寿光等地参加了农村实用人才及合作社带头人培训,均完成全部培训任务并取得了结业证书。

  20093月,韩武珍等5人成立了中卫市兴韩蔬菜流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注册资金116万元,现有社员120名,辐射带动周边4村、380户农户种植韩闸韭菜4860亩,农户销售收入达到2350万元,人均增收860元,有效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680名。合作社种植的小拱棚韭菜通过了韩闸韭菜无公害产品认证,注册了韩闸韭菜商标,韭菜远销山西、河北、陕西、甘肃、山东等地区。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市、自治区示范合作社,2014年荣获国家级示范社荣誉称号。

  2000年以前,韩闸村和其他大多数行政村一样,农民靠种植粮食为主要收入。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韩闸村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引进来,走出去的致富模式,经过镇村实地调研考察,认为韩闸村在土地性质、气候等方面十分适宜种植拱棚韭菜。经政府引导、村上帮扶、群众自筹,韩闸村90%的农户都种上了小拱棚韭菜。2008年,由于全球经济危机,韩闸村的拱棚韭菜也受到了一定冲击,也使传统种植的小拱棚韭菜色泽黄、产量低等弊端显现出来。

  2014年,为做好品牌保护,扩大韩闸韭菜知名度,兴韩合作社申请注册了韩闸牌商标,并申请了2014年东园镇永久性蔬菜基地项目捆扎带补贴,不仅解决了合作社员使用捆扎带的问题,还进一步扩大了韩闸牌韭菜的知名度,把韩闸韭菜打入了山东市场,更有江苏、浙江等地的客商纷纷前来询货问价。

  通过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为每个社员建立农户档案,在农作物产前、产中、产后各个过程为社员提供先进种植技术支持、种子及农资供应、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购销等服务,使合作社社员生产经营趋于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社员通过与合作社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共同体,有效解决了因分散经营生产带来的市场风险等问题。韩武珍知道,合作社取得的巨大成功,离不开每一位社员、每一位农户的辛勤努力和耕种。多年来,他始终信守承诺,把社员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合作社自成立以来,从来没在供肥、供种、销售、购发紫光膜、捆扎带等环节上发生一例损害社员利益的事件。他常说现在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这么好,遵纪守法、诚信经营,为兴韩合作社全体社员谋福利,不仅把韩闸韭菜种好,还要把韩闸品牌打出去,这就是我工作的全部动力

  多年来,夫妻二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心一意谋创业发展,为当地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经济宽裕了,她们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始终把社员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合作社自成立以来,从来没在供肥、供种、销售、购发紫光膜、捆扎带等环节上发生一例损害社员利益的事件。目前,经济上是富足了,但她们深知这一切来之不易。日常生活中一家人始终坚持绿色节俭的原则,从节约一方水、节约一度电做起,尽量采取自行车代步等方式出行。韩武征常说我省下一分钱,就可以再发展一分事业,成为当地创业发展、勤俭持家的典范。


李成元家庭(海原县):对梦的追求永不言弃

  李成元家住海原县的一个偏僻小乡里,一家五口人,夫妻二人均是小学没有毕业地地道道的农民,供养着3个大学生对农村家庭非常不易,长子在读清华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生;长女大学毕业,现是一名特岗教师;次子在读北京工业大学。这个家庭是一个及其普通的家庭,一个地道的回乡农村家庭,一个蕴涵着浓郁传统文化,又充满积极向上乐观色彩的家庭。周边很多家庭都在向他家学习,教育和激励孩子们好好读书,一往无前的去奋斗,将来成为改变新农村的一份子,成为建设家乡的生力军。

  海原县地处黄土高原西北部,属黄河中游黄土丘陵沟壑区。境内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六盘山余脉(南华山、西华山、月亮山等)由南向北深入境内,形成西南高、东北低的特殊地形。县中部属梁峁残塬地带,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这里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思想观念落后,陕北放羊娃的故事熏陶下的老回回普遍不重视子女教育问题。然而,就在这个贫困县的偏僻小乡里,大大小小的学生最近传出了“我要向他一样成为清华博士研究生”的佳话。

  说起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这个家庭,说起这个家庭,是一个地道的回乡农村家庭,一个及其普通的家庭,但这个家蕴涵着浓郁的传统文化,又充满积极向上乐观的色彩。一家五口人,父母是小学都没有毕业地地道道的泥腿子,春夏秋冬离不开面朝黄土背朝天,然而二人眼里充满阳光、充满希望,他们不觉得累、不觉得苦,只要想一想勤学懂事的三个孩子,他们倍感欣慰,一脸伴有泥土腥味的汗渍在太阳下金光闪闪,分外妖娆。在父辈们的感化下,长子2014年荣幸的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现担任国学社社长;长女大学毕业后,考上了令人羡慕的教师职业,现是一名人民教师;次子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北京工业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像这样的家庭,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沟沟里,全乡近百年来绝无仅有的一家。

  再了解一下这个家庭的父辈,父亲的父亲在中国解放前期,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参军,成为祖国西南边陲的西藏边防军,戍边十余载,先后获部队及地方多次嘉奖。尤其退伍后,以其良好表现,组织安排到县公安局服务多年。由于年龄原因,后来回到了农村,在处理邻里矛盾纠纷中深的群众信赖,在大家一致推选下成了队长。当上队长后,他带着儿女们修桥补路惠及邻里。十几年如一日,天天为了老百姓鸡毛蒜皮子的事费心劳神,一干就是十几年。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是幸福的港湾”,家是一份责任,家也是一种文化传承。这份传承中无处不体现着“信念与爱”。父亲的父亲在国家最需要保家卫国的时候义无反顾去参军,为后辈树立了“再艰难的历程,也要坚持下去”这座精神丰碑;父亲在国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时候,夫妻二人扛起锄头、扶住耧车种起了庄稼,成了朴实的庄稼人。

  平日里夫妻二人力所能及的周济穷人,不记较个人得失,尤其是妻子与妯娌关系处理非常融洽,理解谦让、多干少说,周边邻居们赞不绝口。有一次,严寒的冬天,遇到一位外地来的妇女,缺吃少穿,着实可怜,女主人就打发孩子叫她上家里吃一顿饱饭。同时,告诫孩子们,“妈这一辈子没有看过别人的笑话,别人遇到困难了就要帮一把。”正是这种点点滴滴的爱,言传身教,教会了孩子们勤奋好学、常怀感恩、宽厚仁爱,教会了孩子们该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让孩子明白了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小时候看父亲,觉得父亲是一座山,伟岸高大;长大后看父亲,觉得父亲除了坚定质朴外,还有着孩子们一生要去学习的精神。一个人的梦、一个家庭的梦、一个民族和社会的梦,正在这里生根发芽,这个家庭让回乡大大小小的学生们有了“我要向他一样成为清华博士研究生”的理想与信念,这个家庭也是为实现“中国梦”中家庭最好的学习典范,也正在激励着更多家庭一往无前的去奋斗,对梦的追求永不言弃。


李斌家庭(中宁县):走向成功的“三步曲”

李斌,石空镇辖区居民,女儿是中宁三中的一名学生。李斌常给女儿讲一些关于国家民族的历史故事,培养女儿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教育女儿要讲实话,做一个诚实的、富有正义感的人。她经常与女儿沟通、交谈,鼓励、赏识女儿。李斌的女儿李佳瑾在6年的小学读书中多次荣获了“三好学生”、“优秀小演员”、“十星少年”等荣誉称号。



李斌的女儿所获得的这些好成绩,与李斌的培养有很大关系。女儿从小学到初中,即使偶尔成绩下降,李斌也不会因此批评女儿,而是耐心地开导,帮助女儿一起找原因、想对策。李斌注重保护女儿的个性发展,积极引导女儿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女儿在2013年获得“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宁夏赛区小学组三等奖,在学校多次荣获“十星少年”、“优秀小演员”、“少年思想品德之星”等称号。李斌本人曾被中卫市人民政府评为“舍己救人模范”。

  李斌今年40岁,妻子刘玲是一名普通居民,他的家庭是个人人羡慕的和谐家庭。他和妻子将人世间的真、善、美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天,用他们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孩子。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李斌夫妻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他们用正确的做人准则,给予孩子有效的示范,与孩子一起,普写了走向成功的“三步曲”。

  第一步:寓教于乐,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孩子出生不久,李斌就下岗了,但他并没有因为下岗而影响对家庭的付出以及对孩子的教育,他把业余时间全部放在了对孩子的教育上。孩子伊呀学语时,他反反复复细致耐心地教孩子学说话;孩子要入学了,他告诉孩子学校是个大家庭,老师就像父母,每一位同学都是兄弟姐妹,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第二步,育人在先,让孩子首先学会做人。李斌本着成才先成人的原则,坚持让孩子做一个独立的人。从孩子懂事起,孩子能做的事情他就让孩子自己做,孩子上学早,他却从不特殊对待,他总是让孩子自己背书包,他对女儿说,如果书包都不能背,还上什么学?孩子爱唱歌、爱朗诵,他就鼓孩子参加校园广播站,孩子央求他和跟老师说说,求个方便,他就说自己喜欢做的事自己去争取,孩子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优秀小演员”的称号。

  第三步,言行一致,用行动培养孩子的爱心。李斌是一名下岗工人,他对生命有着特殊感悟。他经常对孩子说,生命是可贵的,每一个生命都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对社会都是有责任的,只有所有的生命团结起来、相互关爱,社会才能和谐。2011年天元锰业发生重大事故,几个工人被困其中,李斌不顾自身安危冲进去抢救其他同事,后来因为他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被中卫市人民政府授予“舍己救人模范”称号。他一直注重培养孩子的孝心、爱心,孩子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关系都很好,孩子很乐意为老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在学校孩子长期担任班干部,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孩子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她与同学相处融洽,乐于助人,帮助后进同学,在学校演讲比赛、绘画、体育等方面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李斌,这位普通的下岗职工,以自强不息、严谨求实的生活态度,把孩子陪养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每每别人提起他的孩子,他脸上总是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魏啸吟家庭(沙坡头区):履行个人责任,促进家庭和谐,展示人生风采

  魏啸吟,男,现年39岁,中共党员,大学本科,现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卫市沙坡头区支行支行长。

  魏啸吟的家庭是一个有着文化底蕴、和谐美满、经历磨难的家庭,全家人遵纪守法、夫妻恩爱、尊老爱幼、家庭和谐、邻里和睦,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全家人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建和谐社会尽心尽力,获得了邮储银行领导和广大员工的普遍称赞。

  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善于创新

  他是一名共产党员,多年来,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严以律己,不计得失,带领邮储银行基层员工一心从企业利益出发,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做到了让领导放心,让员工满意。

  通过自己的努力,在2008年至2012年计财会计结算部总经理期间被区分行多次评为财务核算评比第一名,各项核算工作科学准确,成本管控效益明显,确保完成了从建账、核算及超额完成了收入、利润各项目标,发挥了财务管理企业核心作用。2012年至2015年调任中宁县邮政储蓄银行支行长期间,针对中宁贷款逾期高发和被区分行关停的不利局面,顶着老人病重在床,小孩无人接送等困难接受了组织交付的工作,3年时间里中宁县支行各项收入翻了3倍,逾期金额从260万降至25万,公司业务余额从零做起发展到5000万,小企业贷款净增5200万元,创新性向总行申请开办了枸杞合作社互惠专属贷款,成功开办了公立医院贷款项目,负债业务、资产业务规模大幅度提升,超额完成区分行下收入、利润、逾期管控计划各项目标,工作中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共党员”、“先进个人”,在2013年在工作期间因各种因素换上了严重的糖尿病,但能够以一个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各项业务拓展和管理工作名列全市前列,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党员的本色,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

  二、关爱家人、家庭和睦

  魏啸吟做为基层支行管理者,事情多,任务重,进一步本人是家中独子,姐姐在外地上班,没有多的时间照顾家人,照顾家人的重担几乎全部压在了自己和妻子官晓洁的肩上。大爹是中卫市一中退休教师,年龄83岁,从事教育工作40多年,无儿无女,未婚,自小因小儿麻痹造成终身残疾,是我家庭的一员,一直共同吃住生活至今,细心的照顾让老人至今身体健康,妹妹从小3岁因煤烟中毒导致小脑萎缩和癫痫,长期需要人照顾,在我的生活中很多照顾妹妹的记忆,从懂事起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情是给妹妹喂饭、喂水,到我上班工作时妹妹的病情已很严重,父母对妹妹的病以失去了信心,我多次背着妹妹住院抢救,陪伴在床,最后28岁因内脏多处衰竭去世。父亲是当地有名的作家,著作有《鲁迅与他的老师》、《鲁海拾零》、《明史笔记》、《沧浪集》等多部著作,主编《中卫县志》、《中卫教育志》等著作,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及中国作家协会一级作家等多项荣誉,2015年因长期从事写作,生活不规律造成脑出血等各项疾病,抢救期间本人细心照顾,近2月日夜守候病床边喂饭、擦洗,10年中父亲长期瘫痪在床,母亲患有严重糖尿病,家庭重担全部由夫妻承担,进一步本人在中宁任职期间压缩开销,长期聘请保姆配合妻子照顾家中老人和孩子,妻子官晓洁是中卫市第一人名医院手术室护士,因工作的特殊性无法按时下班,每天总是早上6点起床将早点和午饭做好,晚上基本要洗衣、给孩子改作业到很晚,但她从无怨言,默默地支持着丈夫的事业,承担着教育女儿、照顾老人的责任。平时两口子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工作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结婚十多年来,家里总是充满着和谐的气氛,笑声不断,得到街坊邻里的羡慕和赞扬,在我们结婚的十六年中,婆媳、夫妇之间,始终注意尊重对方,做到相互理解。自古以来,婆媳之间免不了有些摩擦,但是做为儿媳的官晓洁,能够用她那颗热爱家庭、关爱家人,希望老人安康、女儿健康向上的善良之心,真诚对待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使这个家庭成为人们羡慕的和谐家庭。

  三、热心公益、回报社会

  和谐家庭不但要求在家庭中家人和睦相处,在社会上也必须做一个对社会有益,追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文明公民。因此,无论是单位号召爱心捐赠,还是同事邻里有困难,这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份爱心相送,积极参与为社会捐献爱心活动。多年来我担任市分行团委书记及中宁支部书记期间,在义务献血、捐助残疾儿童、汶川地震、甘肃地震、同事大病、贫困儿童捐助等一系列捐助活动中,这个家庭的成员共为社会无偿捐赠钱物达数5000千元。特别是魏啸吟,还参与了中宁贫困学生樊丽的资助贫困学生资助,并定期走访资助对象的学习及生活情况。

   十多年来,魏啸吟夫妻俩及家人,相敬、相爱,他们是一对平凡的夫妻,他们的家庭也是一个极其平凡的家庭。这个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一颗平凡的爱心,他们互帮互助,用自己的方式携手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用各自的爱心构建了一个令人羡慕的最美家庭,进一步家庭是社会的组成元素,我的家庭和谐、美满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进步,见证了中国梦道路。


信息来源:居家中卫搜集整理



敬请关注 微信号:居家中卫

居家中卫微信公众平台 中卫人最值得关注的媒体

资深传媒人亲自编辑 力争中卫自媒体最优品牌

弘扬主旋律 传递正能量 不造谣 不传谣

主流 公信 贴近 实用

爆料热线:15609558805 微信号:1581367568

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二维码—关注居家中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